“以前从这里路过时都要躲得远远的,自从改造后,周边环境好了不少,晚上出来散步吹风感觉很舒服,真是解决了我们的一块心病!”5月15日,京山市永兴街道观音村村民周定艳看着改造后的堰塘说道。
此前,观音村二组旧堰塘浑浊堆淤、堤埂残缺,垃圾杂草遍布,影响了周边村民的生活质量。
为让人人避而远之的“臭水塘”变为令人心旷神怡的“幸福堰”,恢复水体基础功能和自然形态,观音村采取“内外兼治,全面清淤”的方式,打好生态治理修复水体组合拳。外防污染,通过外部挖掘机清淤、除障,彻底清除水体中长年累积的污染物,防止水体发臭。内源治理,全面清淤除障、美化绿化,实现水体治理“长治久清”,促进水生态修复。
观音村充分发动党员干部、群众、乡贤力量,推行联合治水的水体治理管护机制。以改善环境为核心,号召村内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房前屋后、沟渠堰塘和公共区域的常态化整治。结合每周五“周周清”环境整治大扫除和“清洁家园”行动,引导村民自觉化身“治水卫士”,改变小微水体的“旧”面貌,为村容村貌“焕”新颜。同时,发挥乡贤理事会等“一约四会”力量,采取“控除复美”四步棋,培育爱护环境、环保生态的文明乡风,形成常态化管护机制和治理体系,营造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。
“当前正是抗旱保水关键期,我们把这些家门口的堰塘利用起来共同保水灌溉,助力农田‘解渴’。同时,通过‘积分制’管理模式激发村民维护水体环境的积极性,发动集体力量清理塘堰周边的杂草垃圾。现在的观音村,水质清了,堤岸绿了,景色美了。”观音村党支部书记鲁珊珊说道。
来源:京山市融媒体中心
通讯员:郑可 张莹
一 审:邱超杰
二 审:余 琴
三 审:沈伟林
编 辑:王 静